新能源汽车的中国式赌局

2020/07/23/ 18:23 来源:启配信息

1364万台的年销量让中国汽车拥有了建设“汽车强国”的野心。在中国汽车业志得意满的高潮上,一枚或许能够左右中国汽车未来十年后产业存亡的重磅炸弹落地中国,那就是——在低碳符号下的新能源汽车。举国汽车制造业在这场低碳潮流中,开始了一轮陪读式的赌博。

全球气候和环境明显恶化的趋势下,西方将低碳经济的需求紧迫性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虽然在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发达国家拒绝承担更多的义务。但是,他们口头上的积极性和对于其他国家的怂恿和鼓励也从未停止过。这次,他们将新能源汽车这块“最大的蛋糕”的希望寄托在了中国汽车业身上,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了目前全球的最大市场。而中国政府也欣然接受了这种期待,连年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问题上发表倡导性甚至要求性的言论,今年的两会更是将这种热潮掀到了极高点。一时,中国汽车业界满城尽造新能源!笔者忍不住就要问了:我们到底是否了解我们在为新能源做什么?这么做是否正确?我们是否了解别人在做什么?

笔者查取的部分资料显示,“十一五”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课题共计139项,其中近四十项集中在各类汽车厂研究院进行,其余则分布在大学院校、发动机公司及各类研究院。五年来但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发布声明表示已经取得前沿技术成果的不少,但是将技术细节公布于众的不多,而且至今也没有一个机构的汽车新能源技术实现产业化。另一方面,在中国汽车业界的老牌发动机研究机构内部,如一汽无锡、广西玉柴等,其实验室研究技术均号称可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是量产后的产品却无一“领先”!最近还有一个热议的事例:中国自主品牌的新力军企业比亚迪汽车一直宣称将以“铁电池”开创一个汽车新纪元。但其此“铁电池”却是彼“铁电池”,也就是美国德州大学及其其商业授权加拿大魁北克水力公司指控美国电池制造商高博能源公司侵权诉讼案当中的主角——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汽车总裁王传福也曾在某次国际车展说过“专利官司国外还打,目前还没有结,我们可以买”此类的话。也就是说,比亚迪一直所传播的全球领先的“铁电池”技术,竟然就是人家打了许多年官司的“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并没有自己的全球专利。依靠这样的技术,想做产业的排头兵,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这就是中国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动力系统技术的研究现状:要么停滞不前,要么靠购买其他专利在充门面。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大面积开始于“十一五”初期,在“十一五”末期达到疯狂的状态。

我们姑且撇开技术问题,来探讨一下中国的车企及研究机构为什么要一窝蜂似的上新能源汽车项目?这明明就是一个烧钱的项目。分析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第一,目前国内社会上喜欢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或者一步登天的氛围正浓,中国人传统的浮躁心理,跟风心理,在影响着这一代的中国企业家,这一代人中的相当一部分很相信自己的拼搏和判断,同时又有骨子里对“小概率”偶然性的期望。总相信人家办不成的事情,他们就一定能办成,恰好新能源汽车就是别人还没有办成的事件之一。第二,中国企业家大多都有一种敏感的政治倾向和沾取政治利益的愿望,国企需要向国家贴紧,民企需要向国家靠拢。因此,只要国家产业政策一提出概念,企业就纷纷撩蹶子上。更何况这是国家产业立项的政策,只要一上项目,就表示可以要钱要地,就表示可以“做大做强”。第三,目前阶段落后于人的现状,让中国产业界整体骨子里很自卑,所以需要找一个超前的概念,人家还没有真正全面实施的技术,来抢占意识形态上的先机,换取那点可怜的尊严。其实新能源汽车人家早就潜心研究了几十年,我们的虚张声势不过掩耳盗铃而已。第四、全球的低碳化浪潮,在深刻影响着中国汽车产业,我们都处在欧美的全球舆论造势的压力之下。殊不知,欧美强大势力正是在借用环境解危机,掀起新一轮的“低碳”浪潮,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从而重构全球经济。

然上了,那就上吧,只是又不出成果,到底为什么?这当中主要原就是我们的研究处于长期孤立的状态,既没有跟产业相关环节紧密结合,又没有跟相邻产业之间形成节点性联系,纯粹是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的做法。我们先来看看那些汽车产业发达国家是如何对待新能源的吧。德国汽车协会主席威斯曼在某次接受记者就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提问时,他的回答显得答非所问。威斯曼表示德国目前正在致力于将汽车的排放往零排放无限改进,且将这些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产品应用于全球,随后就介绍了一通德国电动交通的现状,根本无视新能源的核心话题。德国人认为,电动车的发展不是将路上的内燃机汽车换成电动车这么简单,这实质上是一个彻底重组整个社会能源与交通的契机。“与很多国家重点突破电动车本身的技术难关不同,德国更重视用‘电动交通’解决方案,系统、整体地推动电动车发展。这种做法看似另类,但却全面而稳妥。因为德国明白,这一方案的收获远远超出电动车本身,”柏林工业大学汽车技术研究所的华人工程师秦玉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了这样的看法。德国的汽车工业在全球是拥有最为深厚的历史底蕴的,而且目前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势头上。我们总不至于认为人家在技术方面还不如我们?人家对于电动车的热情没有我们高?人家对于环保的责任没有我们强?通通都不是,人家是在做最实在的事情,做最系统的事情。德国强调“电动交通”整体解决方案,它包括5大环节:能源结构、电力输送网络、充电及相关基础设施、电动车新概念、“新电动经济”的循环发展。这5大环节中,只有一个与电动车本身有关。而在美国和日本,长期以来诸如麻省理工学院等众多大学,都拥有专门的新能源研究项目,每年国家会投入以千万美元计的研发费用,这种研究工作数十年以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同时,他们的大学研究机构和通用、福特、丰田等企业之间的连动无比密切,新技术在应用方面的结合度比我们高得多。即便是如此,美国和日本目前也没有实现电动汽车的产业化。

中国汽车业对于低碳和新能源的追求,几乎完全处于一种急功近利和粗暴的行为当中,完全忽视了低碳应该渗入到工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一款产品的事情。笔者了解过国内几乎所有涉及到新能源汽车设计开发的汽车生产企业,这些企业有些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最尖端最具政治影响和宣传价值的产品在进行研发;有些则穷企业之力,期望凭借着新能源汽车翻身。然而,很少有企业能够给出答案他们目前是如何在实际工作当中将企业的产品能耗以及企业的工业能耗降低的。他们夜以继日的加班加点,耗费大量的电力等能源,就是为了生产能耗极大的碳排放大军——汽车;他们大量堆积的工业损耗物,代表的是多少碳排放才能得来这么多的产品。而且,哪个企业重视过他们是如何致力于汽车排放的降低?汽车排放物的净化的?哪个企业关注过除了电动汽车之外的能源结构、传输网络、新电动经济等相关领域?这样的研究,就算你研究出再多的电动汽车,也只是讲汽车的排放转移到电力生产的排放而已!这充分说明中国汽车企业在电动车的研发上,并没有从行业的本质上去出发,而仅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某种产业外的目的而研究。

而当我们中国车企全面切入新能源汽车的研究的时候,国外的汽车企业在干什么?谁研究过?近日奔驰与比亚的合作就很能说明问题。奔驰商用车与比亚迪的合作,在媒体上被描绘为奔驰看中了“电池大佬”比亚迪的电池技术了,从而借助比亚迪的技术加速其自身的电动车技术发展。真是笑掉了人家的大牙。你知道人家现在正在做什么?在德国电动交通的系统工程当中,为了收集用户在日常使用电动车时遇到的问题,德国的戴姆勒和宝马等汽车企业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示范运营项目。戴姆勒最先在柏林投放100辆Smart电动轿车,联合RWE电力公司在柏林市区建立500个充电站,并在意大利和美国部分地区开展类似的运营项目。宝马则在美国加州、纽约等地开展示范运营。而现在,这种示范运营(也就是产品市场测试阶段)开始移师中国市场。随着产品局部投放市场,市场反应被源源不断的传送到德国总部,一旦大范围市场化的时机成熟,人家改进的产品将会全面推向我们的市场。这就是人家在做的工作,将我们的市场作为人家的试错实验室。而我们的试错,却一直在真正的实验室里进行。之所以选择我们进行合作并将我们的的市场作为试错对象,第一就是我们的制度不尽完善,可以钻不少空子;第二就是拉上我们作为其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其挡箭牌,利于规避风险或者共同承担风险。而我们,却以为请来了神!这种市场试错,将帮助如奔驰等企业建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新标准,拥有更加前沿的技术专利;而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只能成为这些新标准的遵循者,这些专利的购买者。

在即将过去的“十一五”发展当中,我们看惯了国家花费大量的资金支持企业和研究院仅仅在单纯的车型产品上进行研发;我们看惯了那种“依靠核心的铁电池技术,做新能源行业领军企业”,“202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企业”的画饼;看惯了那种有低碳经济专业却没有专业的教授的大学办学形式;看惯了各类国家立项计划虎头蛇尾,不能真正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不了了之的状况。多希望政府和行业内企业能够真正戮力同心,摒除此前中国固有的孤立研究带来的不能应用的恶果,真正将口号中的“产学研用”相结合。

那怎么做才能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国家应该撤出支持企业的原始研发资金,而使用在给企业提出更高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其产业化后的产品提供补贴的形式来激发企业的研发热情。研发不成功的技术,所有成本企业自负。其次,国家能源产业部门应该委任研究机构,进行系统的研发。而不是单纯研发某一种产品,就希望其能够一灵百灵。再次,有样学样,好好认真去研究一下德国人的“电动交通”系统工程是怎么一回事,好好去研究一下美国和日本人为什么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先全球的情况下,却没有将其全面产业化的原因所在,以及人家目前在干什么。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重新梳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路。

否则,新能源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又将只是昙花一现的热情。三五年过后,研发无果,热情消失,专利需要买人家的,标准需要用人家的,产品大多都是人家的,中国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将会遭受全军覆没的危险。真到了那时候,国外企业说“中国有智慧的交通,我来自IBM”的时候。中国企业则只能无奈地自嘲:“可是,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